|
您当前为游客状态登录,账号登录可享受更多权益呢!!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“今年是我第一次来贴,早上七点多就来了,没想到三伏贴这么火爆。”7月16日,在第十届“麻塘”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现场,缪女士看着人满为患的大厅感慨道。今天正是入伏的头一天,也是“三伏贴”开贴的日子。一大清早,咸宁麻塘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内早已人头攒动,许多市民为了赶上“初伏第一贴”,早早地就来到医院等候排队。
因时制宜 冬病夏治正当时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春夏养阳”。近年来,“冬病夏治”的养生理念越发深入人心。“什么是冬病夏治?顾名思义,就是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放到夏天来治疗。”医院副主任医师、针灸科主任彭树刚介绍,中医讲究“阳气充足,百病不生”,夏天自然界的阳气旺盛,选择在一年中最炎热,阳气发泄皮毛松弛的三伏天,将制好的三伏药膏贴敷于人体的特定穴位,利用药物的直接渗透以及经络的作用,来补充阳气,以达到治疗“冬病”的目的,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。
按照中国传统节气,今年的三伏天依旧属于40天的 “加长版本”,从7月16日持续至8月24日,这也是冬病夏治贴“三伏贴”的最佳时节。“三伏贴”的敷贴分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三个阶段,其中,7月16日至7月25日属初伏,7月26日至8月14日属中伏,8月15日至8月24日属末伏。
“‘三伏贴’的最佳贴敷方法是初伏开始第一次贴敷,然后中伏、末伏各贴一次,一起贴敷3次。”彭树刚提醒,即使初伏因某些原因错过,中伏之后也可贴敷,只是效果稍差;连续贴敷至少三年,可以持续刺激经络穴位,效果更好。
配方多样 敷贴存在适应症
“‘三伏贴’配方分为多类,尤其适合阳气虚弱导致的疾病,比如,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;虚寒性胃痛、慢性胃肠炎、腹泻、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;痛经、月经不调、产后头痛等妇产科疾病;类风湿关节炎、骨关节炎、肩周炎等风湿类疾病等等。”彭树刚说。
市民张女士就是一名“三伏贴”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。张女士今天特意带了爸爸和妈妈一起过来敷贴。“这名市民的中医辨证为体虚易感,因此,在敷贴三伏贴的同时,还推荐她进行‘督脉灸’。”彭树刚说,根据中医辨证,他选取了肺俞、足三里、肾俞以及膻中等穴位为其敷贴。
5岁的小泽有过敏性鼻炎,贴敷“三伏贴”后,鼻炎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。“鼻炎,中医上讲属于宿疾,我们利用药物刺激振发孩子阳气,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,起到治疗的效果。”张仕玉主任说,敷贴后,家长需要注意儿童反应,痒疼比较明显,需要早点揭除;敷贴当天忌食咸鲜辛辣的食物,注意不要游泳,不能直接吹空调、风扇。
和张女士、小泽一样,许多患者在“三伏贴”的帮助下,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各种慢性疾病困扰,感受到“三伏贴”的良好疗效。因此,有部分市民误以为“三伏贴”是万能的,所有疾病都可以贴敷。“这是不现实的。三伏贴也不是所有疾病都适合。”彭树刚主任提醒,红肿热痛的关节类疾病患者,阴虚火旺等热证疾病患者,孕产妇,皮肤类疾病患者以及药物过敏人群都不宜贴敷“三伏贴”。
因人而异 辨证取穴效果好
“敷贴‘三伏贴’,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取穴。”彭树刚主任说,中医治病是一个整体概念,不是治疗疾病,而是治疗有病的人。临床上,他需要经过中医四诊望闻问切,来辨识患者的体质,随后结合“三伏贴”进行个体化治疗。许多亚健康调理者都可以在体质辨证后结合“三伏贴”进行治疗。
“一个月前就有人打听‘三伏贴’,但是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推荐使用。”彭树刚说,“三伏贴”需要辨证论治,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敷贴。而脾虚有湿就需要辨证,如果湿热较重比如舌苔黄厚腻,就不能推荐其使用“三伏贴”。阴虚火旺的人群贴敷后反而会越发虚弱。
“我们家孩子有哮喘,贴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呀?”“三伏贴一定要根据症状来使用,您看这张图,孩子有哮喘的话您就贴在这个位置,两乳连线中间的膻中穴,后背的位置还有几处,分别是肺俞穴,左右各一处,以及大椎穴。”现场张仕玉主任一边给孩子把脉问诊,一边拿出穴位敷贴图给家长细致讲解。
“一次给孩子贴1到2个小时就可以,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皮肤,如果出现发红、发痒,有灼烧感,要及时取下来。”张仕玉主任嘱咐道。
“‘三伏贴’利用外界阳气旺盛的时候改善体质,激发人体的阳气,增强人体抵抗力。健康人群也可以尝试贴敷,至少冬季不容易感冒。”张仕玉主任说。
作为全市冬病夏治的开展时间最长的医院之一,咸宁麻塘中医医院在冬病夏治方面有着独特优势,从2002年以来,坚持每年开展冬病夏治诊疗活动,通过选取道地中药熬制膏贴、专家现场把诊,指导敷贴,对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方式,使一些因阴盛所致的宿疾,尤其是冬日易患的宿疾得以治疗。
|
|